央廣網北京6月17日消息(記者何源)據中國之聲《央廣新聞》報道,今年4月,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發佈《2013中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》,稱去年我國演出市場總經濟規模為463.00億元,與2012年相比下降了9%,有上萬家演出企業生存困難。造成這一情況的原因是什麼?
  除了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發佈的報告,中國道略演藝產業研究中心也有一份調查,結果顯示,去年國內上映演出的市場票房規模是88.26%億,同比下降了5.7%。政府購買演出,企業贊助包場和旅行社團購這三方面的資金正在不斷的被削減;在演出團體中受影響比較大的有交響樂團和歌舞樂團;比如北京的交響樂團以往它每年的各種演出場次大概有20-30場,但今年以來卻沒有一場演出;而商業演出卻是他們收入的重要來源。
  中國的愛樂樂團今年也是從成立10年以來第一次在元旦期間放了假,往年一周就有3-4場演出的愛樂樂團,從去年12月到今年1月,除了新年演出一場商業演出都沒有,中國歌劇、舞劇院以前生意很好,最多一年有400多場演出,2012年他的營收也有1.6億元,而今年雖然他們的頭五個月演出場次不少,但票價卻便宜了利潤少了,以往一場能賺十幾萬,現在一場能賺三萬就不錯了。更加寒冷的還有京劇市場,梅蘭芳大劇院以往每年演出有兩百多場,今年五一前才有十幾場,頭五個月演出收入是比去年同期下降了超過了三成。
  業內人士透露,以前大到一些城市舉辦的大型晚會,小到一些鄉鎮舉辦的微型演出都會有不同的公司承辦。但一半以上的市場是由政府包括國有企業來買單,如今新政策出台之後,這些情況就被遏制。而他們口中的新政策,其實就是去年2月國家廣電總局下發的關於節儉安全辦節目的通知,其中要求削減包括春晚在內的節目廣播電視節目,壓縮不必要的開支;而去年8月份,關於制止豪華鋪張,提倡節儉辦晚會的通知中,更是直接提出,不得使用政府資金舉辦營業性文藝晚會,不得使用財政資金高價請演義人員。缺少了這些由政府以及國有企業買單的演出,包括他們以前承接的各種內部演出、年會、大型活動甚至各種地方節日和交易會如今都減少了,那些曾經依靠他們吃飯的文藝團體,營收必然會受到很大衝擊。
  所有的逆勢而上的都是那些已經高度市場化的公司,比如國家大劇院,從2007年運營以來每年演出量都有600-800場,7年一共賣出500多萬張票,總收入將近20億元,而這個節儉令出台之後,他們的演出和票房卻依然沒有什麼變化,因為在票房上國家大劇院從來就以散票為主,而不是主打集團消費,自然也就不受影響。
  再比如去年開心麻花劇場收入就翻了一番,因為開心麻花的演出市場化程度是很高,不是靠政府資源,而單純是靠一張張賣票來維持他們的生存的,而這種純粹的商業模式在如今演出市場的情況下反倒是一個機會。  (原標題:節儉令加速演出市場大洗牌 上萬家演出企業生存困難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q56pqfhz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